角板山行館
晚上7:58
復興鄉的角板山行館,是桃園兩蔣文化園區的最後一站,也是最多經典故事的發生地點,有酷似浙江奉化溪口鎮的溪口台地,有因應西安事變歷史借鏡而衍生出來的戰備隧道與逃生路徑,讓角板山行館豐富了她的內涵。
角板山在地理位置上是桃園台地往復興鄉山區的中繼點,因居高臨下俯瞰大漢溪河谷及石門水庫的戰略位置,加上對岸溪口台地酷似家鄉的因素,於是成為先總統蔣公行館的首選。
早期角板山復興賓館是在今日的救國團青年活動中心現址,而後先總統蔣公因為喜歡目前行館的風光酷似溪口,才興建角板山行館。行館有早期兩蔣與夫人的文物、照片、影片及生活史料系統的建置與介紹,深具觀光魅力。復興賓館則於數年前的衣場大火燒個精光,所以改建角板山青年活動中心,門前還留有蔣公與夫人「合抱」的夫妻樹,也是觀光客必留影的重要景點。
來到行館除了參觀兩蔣文物與史料,園區在桃園縣政府規劃下,邀集國內外十二位知名雕塑家,留下更具特色意義的作品,完成台灣首座國際級的彫刻公園,更添藝術氣息。還有茂密的海樹林,每當寒冬來臨,枝頭吐蕊綻放迷人芳香,呈現十分雅致的空間語彙。
版權所有©2009桃園縣政府觀光行銷處
張貼留言